1月21日上午,记者从2020年重庆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,20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02.79亿元,比上年增长3.9%。其中,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03.33亿元,比上年增长4.7%;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992.21亿元,增长4.9%;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207.25亿元,增长2.9%。
农业生产保持稳定 生猪生产持续恢复
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49.1亿元,比上年增长5.0%。
粮食种植面积3004.6万亩,比上年增长0.2%;粮食产量1081.4万吨,增长0.6%。
全年蔬菜产量2092.6万吨,比上年增长4.2%。
全年生猪出栏1434.5万头,比上年下降3.1%;年末生猪存栏1082.9万头,增长17.5%。
工业生产稳定增长 新兴动能拉动有力
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.8%。
全市八大支柱产业持续复苏,汽车、电子和材料产业分别增长10.1%、13.9%和7.1%;装备、医药、消费品产业和能源工业分别增长2.9%、4.5%、0.8%和0.9%。
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3.3%和13.5%。
智能手表、3D打印设备等电子产品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64.6%和28.3%。
集成电路、液晶显示屏、工业机器人等上游高技术产品分别增长34.9%、28.2%和24.6%。
服务业稳步恢复 现代服务业发展强劲
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.9%。
全市新建开通5G基站3.9万个,年末累计开通5G基站4.9万个。
1―11月,全市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6.50亿件,同比增长30.6%;快递业务收入73.83亿元,增长16.6%。
消费市场逐步回暖 网络零售较快增长
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87.20亿元,比上年增长1.3%。
全市限额以上商贸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比上年增长45.0%,占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的比重提高到10.8%,对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为171.8%。
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回升 社会领域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良好
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.9%。
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.6%。
工业投资增长5.8%。
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.0%。
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6.6%,快于全部投资22.7个百分点。
以5G网络、数据中心建设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6.3%。
房地产供给总体平稳 商品房销售面积实现增长
年末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2.74亿平方米,比上年下降2.2%。
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6143.47万平方米,比上年增长0.6%。
商品房销售额5071.34亿元,比上年下降1.1%。
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 工业生产者价格小幅下降
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.3%,低于2019年2.7%的涨幅。
食品烟酒、教育文化和娱乐、医疗保健、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7.9%、1.8%、1.9%和2.7%。
衣着、居住、交通和通信价格分别下降1.7%、0.5%和2.7%;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与上年持平。
猪肉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51.6%,鲜菜价格上涨10.2%,粮食价格下降2.6%,鲜瓜果价格下降17.9%。
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继续缩小
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24元,比上年增长6.6%。
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06元,增长5.4%。
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1元,增长8.1%。
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.45,较上年缩小0.06。
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678元,比上年增长4.4%。